首页 文章详情

数字化运营将是企业刚需,更是转型起点

数据工匠俱乐部 | 923 2021-05-10 08:16 0 0 0
UniSMS (合一短信)
前言

数字化转型战略已然成为了企业CIO、CEO关注的焦点。但如何转型,从哪里开始,也成了令焦头烂额的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一些CIO们开始说服CEO,在找到数据应用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大数据平台,毕竟谁也不希望“输在起跑线上”。传统企业如何开启数据变现之路,数字化运营应该是不二首选。通过数字化运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快速提升运营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这一实践过程,逐步提升数据应用的能力。以此为基础,企业可以利用数据能力,进一步开展用户体验提升,探索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达成数字化转型目标

Gartner:数字化业务战略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客观来说,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数人来说,无异于盲人摸象。为了装“明白人”,于是大部分时间,我在各种群里保持沉默。

客观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的话题太大。下面借助Gartner在2017年发布的《数字化业务雄心:转型还是优化?》(Digital Business Ambition: Transtorm or Optimize?)一文,尝试加以简单澄清说明。Gartner将数字化战略选择划分为两大方向:

方向一、数字化业务优化
  • 提升现有业务收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价格、促销,增加客户支出,从而提高收入;

  •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运营费用、提高机器和员工生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 改善用户体验:数字化渠道通常会增加自助服务和改善体验。

方向二、数字化业务变革
  • 推出全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包括销售数据和算法模型资产、销售数字化接入能力的产品/服务、根据使用情况收费、联合运营等

  • 追求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平台经济;采用颠覆模式,进入新的产业等

我们没必要纠结是优化还是转型的概念。大家也习惯笼统的称之为数字化转型,否则企业老板一听“优化”二字,也没有热情了。

在转型切入点选择方面,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可遇不可求。

数字化营销和用户体验是另一个合适的选择,但行业之间差别太大。每当我听到互联网企业给传统企业提供相关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就不免为企业老板担心一把。不得不说,这样的转型,成功是偶然的。

数字化运营对于企业来讲,门槛是最低的。当然,道路也是最漫长的。

卓越运营助力华为实现从追随到领先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如何制胜?”

企业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竞争优势才能制胜于市场呢?

1995年,迈克尔·特雷西和弗雷德·威斯玛针对当时美国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的长期研究,揭示了超越价格战的成功奥秘。

迈克尔·特雷西和弗雷德·威斯玛发现,所有在市场上取得领先的企业,无一不是通过以下三种竞争优势获胜:(1)产品领先;(2)用户亲密;(3)运营卓越。

这就是迈克尔·特雷西和弗雷德·威斯玛提出的“铁三角“定位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必须选择产品创新、客户亲密、卓越运营三项之一作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方向,同时让其他两项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图中三个角中任何一个角在企业经营中都需占一定的百分比权重(三个角百分比之和为100%),其中一个角的百分比最大,这个最大的角代表着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方向。

接下来借用“铁三角”模型,尝试分析华为过去30年来如何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有许多因素,本人并不奢望(也不可能)分析透彻。因此仅仅选择对我们其他企业有借鉴作用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卓越运营这一要素进行粗浅的阐述。

说明:灰色代表华为初创时期竞争优势状态;蓝色代表华为当前竞争优势状态。

1、用户亲密

采取客户亲密战略的企业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个性化的全面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华为企业文化的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华为成功法宝之一。尤其是在以运营商业务为主的阶段,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服务好客户,尽可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公司内部运作提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例如,客户在产品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大大增加了内部生产管理的难度。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高效的内部运作(相对的)作为保障,客户的的个性化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2、技术领先

采取产品创新战略的企业通过创造领先的产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取得市场领导地位,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的持续升级,使产品领先于竞争对手。

华为过去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技术领先。

熟悉华为发展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在5G之前,华为一直扮演技术追赶者的角色。甚至开句玩笑说,要不是过去一直在追求技术领先的路上,华为可能比现在更成功。因为,每年省下10+%的技术研发投入,我们也都可以多发不少年终奖呢。

而在从追赶到领先这一过程,除了每年10+%销售收入的研发投入保障外,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又贡献了什么呢?

老同事的大作《从偶然到必然》一书简介如是写道:华为今天能发展和逐步领先进入世界100强,得力于华为长期遵从并不断完善这套研发投资管理体系。正是有了这套体系,使得华为能持续制度化地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且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3、运营卓越

卓越运营战略通过高效的产品交付和尽可能的低成本取胜。卓越运营战略的核心在于持续优化流水线或流程,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大大降低成本。

在迈克尔的“铁三角”中,与其他两个要素相比,华为在运营卓越方面不是进步最大的。但绝对是作用最大的,同时也是最艰难的。

在华为过去30年实现运营卓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两大挑战。

挑战一:人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不可否认,相比西方国家,发展初期国内的人力成本具有显著的竞争力。不仅如此,华为员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普遍付出的努力也功不可没。“艰苦奋斗”、“三个人,干五个人的话,拿四个人的钱”。

挑战二:规模不经济效应。

没错,这里不是规模经济,而是规模不经济效应。

所谓“规模不经济”,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开始为规模经济阶段,继而为规模经济不变阶段。即,在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便会产生种种不利,使同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原来生产规模较小时提高,从而形成规模不经济。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有技术因素,也有管理因素。

其中管理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与管理的难度成正比,与管理的效率成反比。大企业必须分设复杂的管理层次,设计众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这就必然增加企业非生产人员和设备的数量,从而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和费用增加。

华为发展成为超过规模的企业,而且至今为止依然采用的是以集中管理模式为主。在运营管理方面的挑战,可想而知。

针对规模(不)经济方面,华为有自己朴素的理解:“规模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规模扩张的限制也是管理。大规模不可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以客户为中心》)

在运营管理方面,华为公司又是如何理解内在的逻辑,并付诸实践的呢?

华为轮值CEO在《谈业务、流程、IT、质量、运营的关系 》一文指出: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运营管理的对象包括业务流程(如IPD、LTC)和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其关注的目标包括:质量、成本、费用、效率/效益、周期/速度、柔性、客户满意等,最终支撑企业的商业成功。”

企业数字化运营

简单来说,西方企业管理体系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1)标准化作业;2)用数据说话。

标准化作业,也就是常说的建立企业流程管理体系。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但不在本人专注的范围之内。

用数据说话,也就是度量与持续改进。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经历了过去信息化建设,大多数中大型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数据基础。通过数字化运营,让已有的“数据说话”,不失为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合适选择。

结束语

数据之于企业,或轻或重;我之于世界,或重或轻?在不断的数据工作实践与内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欢迎大家加入数据工匠知识星球获取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SZH9543
邮箱:ccjiu@163.com
QQ:2286075659

热门文章


为什么说数字化转型要学阿里?看完你就懂了!


【新书荐读】《数字化转型 架构与方法》转型的4个基本认识、5项重点任务和5个发展阶段(文后有福利)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战略转型


《工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15项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你知道几个?


三面镜子解析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使命:发展数据治理行业、普及数据治理知识、改变企业数据管理现状、提高企业数据质量、推动企业走进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愿景:打造数据治理专家、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治理生态圈。

我们的价值观:凝聚行业力量、打造数据治理全链条平台、改变数据治理生态圈。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数据工匠俱乐部

微信号:zgsjgjjlb

专注数据治理,推动大数据发展。

good-icon 0
favorite-icon 0
收藏
回复数量: 0
    暂无评论~~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