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科学普及不仅仅应该作为事业;核心器件的商业化,是商业航天的基础;美国公众对NASA未来太空发展的期望

共 10924字,需浏览 22分钟

 ·

2023-08-03 09:17




01

美国公众对NASA未来太空发展的期望

展望太空的未来,很多美国人预计人造太空碎片将成为一个大问题。超过一半的人预期太空旅游将日常化。然而,对于其他事件,如发现智慧生命和在其他行星建立殖民地,公众的信心较低。





在接下来的50年里,约七成美国人(69%)认为太空中的火箭、卫星和其他人造物体可能会产生重大问题,形成太空碎片。较少的人(30%)认为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或“可能不会”发生。而当谈及太空旅游时,多数美国人(55%)预计到2073年,人们将会常规地作为游客前往太空旅行,而44%的人则认为这不会发生。与2018年上次调查时相比,认为太空旅游会在未来50年内日常化的美国人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

美国人认为其他太空领域的未来可能性较低。仍有44%的人认为美国在未来50年内“肯定”或“可能”会在太空中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

四成美国人相信在未来50年内,“肯定”或“可能”会在另一个行星上发现智慧生命;而58%的人则不认为这会发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未来50年内将会在其他行星上建立可供长期居住的殖民地,而65%的人则认为这不会发生。

虽然美国人对太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但他们对于一些科幻般的可能性抱有较低的信心,太空探索的未来仍然充满着未知数。


辣评

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载人探索的支持率并不是很理想。NASA多年来努力推动社会舆论、发布科学成果,看来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这个问题,美国的政界是有很大责任的。他们对NASA科学目标的支持长期处在力度不够的状态下,更重要的,是对美国民众科学素养不够重视。这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决策者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GNTJk4cAsICRlwjne6KHw


02

空天产业上下游企业齐聚大湾区

2023年7月23日,大湾区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启用仪式暨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宝安区召开。




来自国内外卫星产业上下游的近四十家科技企业及政府领导和数名行业专家齐聚星通大厦,共同探讨空天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应用。
多款车载天线、便携天线、船载天线、无人机卫星通信系统、民航国产机载卫星通信系统、国产基带系统、芯片与射频模块、视频压缩及其他空天技术产业代表性创新产品在展会上纷纷亮相,为众多参会人员共觅商机和探索合作搭建了桥梁。

辣评

这样一个产业生态的打造,首先对北京航天产业造成了严峻的竞争,其次是各个打算开展商业航天制造业、服务业的地方。市场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包括资本、人才和产能。大湾区所具有的产业动员能力和社区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其他地方是不是应该行动起来,突出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g6hDpN6md3LlnZwJnC4rQ


03

核心器件的商业化,是商业航天的基础

再添新军!电推进为“星时代-16(泰安号)”卫星提供在轨动力服务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2日13:07,“星时代-16(泰安号)”商业卫星和另一颗技术验证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星时代-16(泰安号)”卫星是商业高光谱遥感卫星,同时搭载了区块链卫星载荷,将执行全球首次可视化区块链在轨存证及商业服务,启动全球首个太空数字生命平台(星际永生乘客)等系列空间计算内容应用。

遨天的电推进系统为“星时代-16(泰安号)”商业卫星提供轨道升降、轨道维持等任务支持,是遨天的第26台在轨产品。


-------------------------


二连发!

2023年7月23日10时5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卫星发射包含“AS-01星矿大南湖号”在内的3颗卫星。霍尔电推进产品为“AS-01星矿大南湖号”提供轨道升降、轨道维持等服务。

“AS-01星矿大南湖号”遥感卫星是国内首组“SAR+光学+热红外”组网商业卫星星座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首颗矿用遥感卫星,也是国内领先的高分辨率、轻量化、全天候遥感信息卫星。其发射升空将标志着智慧矿业领域“空天地模式”启动,可为我国乃至世界矿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多元专属服务,成为智慧矿山领域划时代的突破性成果。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YDVAUy7b8JhXdCXmmIBMg

https://mp.weixin.qq.com/s/xBsu2G5T73eJGoxsenMDxA




辣评

核心器件的商业化,是商业航天的基础。特别是创新概念器件,如果能够在民营企业当中建立起大规模供应能力,对各种类型星座的建设和维护,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先进器件和分系统供应能力的普及化。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航天创新,同样是有巨大价值的。











04


龙乐豪: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奔赴科学探索的无人区

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20位院士专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师顾问龙乐豪读了总书记的回信非常激动。龙乐豪由衷地表示,近几年能够经常参加地方、高校的讲座,科普航天知识,传播航天精神,是一份荣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表示,科普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讲PPT,而是要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等多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奔赴科学探索的无人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龙乐豪说。

今年已整整在航天系统工作了60年的龙乐豪院士是“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一员,他长期致力于航天科普事业,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传承航天优秀文化,传播航天科技知识,履行院士社会责任,为航天科普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入选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

近年来,龙乐豪院士赴香港参加“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讲座等科普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仰望星空探寻未来、脚踏实地创新发展;录制“院士开讲”等科普栏目,畅谈科技自立自强,回应公众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关切;深入全国中小学参加航天爱国主义教育及科普讲座活动,关爱祖国未来栋梁成长,勉励学生投身航天,报效祖国;积极回应社会航天爱好者来信,耐心解答科学问题、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深受公众欢迎喜爱。


辣评

科学普及不仅仅应该作为事业,也应该作为产业。人们是愿意为了真正的知识或者乐趣而付费的。国产科幻大片的火爆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今重要的是,怎么才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符合当今社会审美和口味的科普产品。让受众有更深刻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在这个问题上,《流浪地球》给产业开了一个好头。航天文化产业应该积极跟进。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9-mcsPrB53pzvDKmw6Nfpg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太空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迪斯尼传播快乐,美丽星球点亮梦想



商业运载火箭为什么那么难?



混合所有制模式:新型举国体制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逻辑演进和实践路径(之一)



混合所有制模式:商业航天领域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途径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周磊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周泳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8600881613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浏览 5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