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学,腾讯技术的上云之路

春哥叨叨

共 5179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07-25


2018年,潘乱写了一篇文章《腾讯没有梦想》,让行业重新审视这个中国互联网巨头,后来在知乎上,腾讯技术员工发起了一个帖子:腾讯也没有技术。

腾讯技术员工开始在内网反映:

”一开始觉得,我们自研的组件能做到海量高并发,觉得非常牛。但看到业界其他开源的组件后,慢慢觉得,别人比我们牛。如果我们一直在使用腾讯内部的技术组件,慢慢会跟行业技术脱轨,并会越来越落后。“

”行业基本上已经开始容器弹性扩缩容了,自动伸缩完全自动化。但QQ还是要申请服务器,再去扩容,从业务上来讲,业务无感。但从技术上讲,研发效率和基础技术还是落后。“

”kv存储的value只有字符串一种类型,所以要写很多业务逻辑代码,把一堆代码序列化,再塞到kv中。但如果使用redis,完全可以很少的代码,做相同的需求。“

”如果还是按照腾讯内部自研轮子工作,就算掌握了那些组件又怎样?出去之后个人不会找到特别好的工作。“

”一个封闭的循环,不与外部接轨的情况下,技术演进的唯一动力就是业务需求,最终业务发展到瓶颈之后,技术发展也会陷入停滞,就会形成一个自研-优化-推翻的循环了。“

最开始,技术委员会会在内网帖子下面盯着,并对具体问题进行认领。后来帖子多了,认领不过来,只能在帖子下面回复”收到“。最后帖子后面追加了大量吐槽,完全负能量走势了。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称为930变革。

这次变革主要解决腾讯老员工反映普遍的几个问题:

  1. 对于汇报、PPT、评奖和分享的重视,超越了工作本身;

  2. 微信群越拉越多,群里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反而越来越少;

  3. 专家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创新反而越来越少,沦为了养老院;

  4. 战略上缺少大将,中高层权利板结;

  5. 规则屡屡突破,价值观摇摆,公司早期优秀文化被稀释;


腾讯管理层意识到,过去以产品为导向的割裂的技术栈,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浪费,也无法有效支撑新时期的业务创新。另一方面云计算不断发展,腾讯很多业务和工程师无法去拥抱云原生技术,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腾讯高层推动了组织调整,将原来的7大事业部调整为6大,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同时还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目标是打造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

而今天,我们的目光,聚焦于腾讯的技术中台上云之路。

930变革3个月之后,腾讯宣布了两个技术战略: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

开源协同的目的是推倒公司内部的技术烟筒,让封闭在烟筒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建立连接,互相看得见,实现一个中台梦。

自研上云的目的是对公司技术价值观和研发文化的全面审视。

整个战略推动是自上而下的,不同于以往自下而上的赛马文化。

930变革之前,腾讯ToB业务负责人汤道生曾经向马化腾和刘炽平提了一个技术变革的条件:公司要全力支持CSIG推进腾讯内部自研上云的技术战略。

因为集团已经明确了,以CSIG牵头去做腾讯的ToB业务,但CSIG却回答不了一个用户问题,就是:腾讯自己的业务上云了吗,你们自己有没有用腾讯云?

这是个灵魂拷问,如果连微信、QQ都不用腾讯云,你怎么去说服客户去用腾讯云。

那么腾讯云是整个腾讯的云还是仅仅是客户的腾讯云。

反过来说,微信、QQ非常稳定,如果微信、QQ也在用腾讯云,客户将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腾讯云的价值。

客户将非常有意愿,让自己业务上用上已经被微信和QQ充分证明过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

但,在930之前,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以QQ发展为例,早年QQ不盈利但用户量很大,那个年代还是一个服务器比人贵得多的年代。为了应对网络不稳定和租不起服务器的困扰,腾讯在即时通讯实现时,采用的是UDP协议,而没有选择TCP协议。TCP协议虽然传输稳定,但需要一直维持连接,费服务器。UDP虽然会丢消息,但传输快,省钱。

后期,随着QQ用户的不断增多,技术团队围绕于服务端做了大量的优化,包括算法、降低CPU消耗,底层能力放到数据库等工作。

最终实现了腾讯系产品,如QQ、微信的”海量之道“的雏形,在PC时代迁移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可以支持海量并发,稳定也是当年微信迅速超越米聊的原因之一。

技术人员深扎业务,帮助业务快速发展,茂密生长,这是好处。但问题是,技术专用、人员专用,一个业务的技术积累很难复用到其他业务上。

如何让腾讯海量之道复用到腾讯其他业务上,进而以云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这个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云计算发展到今天,各家云厂商的基础服务能力过于同质化,毛利率低,竞争激烈,厂商很痛苦。

云计算被定义为水电煤,非常重要,但并不稀缺,对于客户来说,不同云厂商只是采购方式的不同。同时,资源型公有云业务,很难做出高利润。而且,当前云厂商的目标用户不应该是互联网企业,更应该是传统行业用户,而他们对于云的需求,不仅仅是资源。这一切都决定了腾讯云的定位,不能向资源型云服务商发展。

而腾讯的海量之道,正是腾讯云可以赋能于传统行业用户的主要价值。

于是,汤道生决定:自研业务、自研产品的转型,是基于云的架构来设计,是时候了。

腾讯自研业务上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上云。到底是虚拟机,还是K8S这层。

虚拟机和容器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上云技术。

虚拟机是通过物理机加一层应用,把一台物理机虚拟切割成多个云服务器,然后实现底层资源的灵活调度,是最基础的云计算技术。

容器则是在物理机操作系统层面,把应用和依赖环境集成打包,在迁移过程中,不需要依赖操作系统,比虚拟机更轻量,对各种部署环境也更适应,是一种更灵活的调度技术。

业务方决定,必须通过容器上云,根本性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底层技术架构。

过去,每个业务为了应对自己业务可能面对的流量高峰,每个团队都冗余一部分资源池做空闲资源,相当于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buffer,一个业务一个,6个业务就有6个buffer,浪费资源。

而自研上云之后,各个BG的资源汇总到一个池子里面,可以只留一到两个buffer。共用一个池子之后,可以错峰利用,算力节省。

总之,上云之后的第一个收益是成本的优化。

但成本这件事,在不同BG情况则有所不同。有的BG的产品非常赚钱,成本在这里面是非常小的一头,对成本没那么敏感。

而且,BG负责自己的资源池子,更可控,好调度,好管理。

而且以前的技术设施已经和物理机有了很好的绑定,如果底层切换到容器云上,短时间内并不比管理物理机更省事,还得在技术上折腾,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比如腾讯云有自己的容器调度平台TKE,但各个业务BG也有自己基于K8S实现的容器弹性调度平台,且和业务结合紧密。这种情况怎么办?

每个BG在底层容器云调度上的投入人员,少则几十个,多个上百个,这么大的团队做了很多年。现在让统一迁走,统一替换掉,势必遇到很大的阻力。

但在汤道生看来,只有让业务长在云上,完成云原生的改造,才能让腾讯2w多技术员工随时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保持腾讯技术上的先进性,底层容器的统一,是云原生改造的第一步。再难也要走。

云原生已经成为了技术的共识,于是大家同意,内部自研业务必须上到腾讯云的TKE上,并得到了所有事业部BG老板的同意。

汤道生负责的CSIG,主要是面对ToB业务,而其背后提供弹药支持的是TEG。TEG,定位是做基础设施,比如数据中心、服务器、安全、存储、计费等。

TEG团队的明星产品是存储,存储团队技术的积累来源于当年QQ空间产品的需求,而汤道生当年正是负责QQ空间业务,于是CSIG和TEG之间有着浓厚的”战友情“。

而这次推动开源协同与自研上云两大技术战略,正是由TEG和CSIG共同承担。

在推动自研业务上云路上另一个绊脚石是”魔改“。

比如推动推动业务迁移到容器云平台时,发现各个BG是在CSIG做得TKE基础之上包装了外壳,在外壳之上做管理工具、调度,于是集团内部各个BG出现了各种XXTKE的产品。

每个BG魔改,都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游戏业务,不同游戏有着不同的架构,做云原生改造有巨大的工作量。而且,游戏业务属于内容型服务,过去的精力在于内容打造上,架构的技术投入本来就少,想要里面搞定云原生这件事不现实。

另一个原因是,腾讯云早期的容器化产品并不稳定,经常出现成功率低或pod之间通信不稳定情况。这些情况会导致业务上的抖动,各个BG的研发团队既要面对云原生、容器统一的压力,也要面对各个事业部老板的业务稳定性压力,难以抉择,不得不魔改,造轮子。

”之前的调度系统可能不够自动化,但稳定可控。切到云原生后,即不可控,也不稳定,在重视用户体验的业务上,往往被一票否则“。

同时,腾讯内部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也容忍失败,很少有自上而下的铁血下达。很多团队自研的技术组件确实解决了自己的业务问题,有的还做得很成熟。研发团队和自己的产品建立了很深的情感,说推倒就推倒,感情上很难接受。

”我凭本事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要让出去?“,很多技术团队的同学如是说。

对于这种情况,汤道生说:”我没有杀手锏,没办法强迫业务团队的技术决策,只能从提供价值的角度去做“。

腾讯内部,自下而上的行动会很迅速,自上而下的时候,往往先把道理讲通。

腾讯云副总裁高向冉,最开始推动自研上云时比较随意,”大家来上云吧“。

一说上云,很多业务都来了,自己主动申请。

但到了云平台官网一看,没有符合自己需求的云产品,一下就炸锅了。

有人到内网吐槽:”自研上云,就是自己研究怎么上云“。

跌跌撞撞,2019年2月,终于有了首个自研业务上云的产品。但可惜的是,比原计划delay了3天。

delay的原因不是卡在技术上,而是卡在了流程上。

原定周五交付,但因为账号、计费等流程细节没有梳理好,腾讯云搞到了凌晨2点,后面又是周六日,最后延期了3天。

这是一个缩影,反映了腾讯经历了十几年技术封闭之后,在不同技术壁垒下尝试必然面对的问题:尴尬、琐碎、曲折、痛苦。

第一个自研上云之后,压测发现,云平台的性能比物理机性能差了15%,最初的目标是相差8%,这一下就差了一倍多。

腾讯有着大量面向用户端的体验型产品,如果性能差了这么多,用户体验必然受到影响。

整个2019年,CSIG团队参加自研业务上云的周会,都会碰到相似的提问”这个问题如果你们解决不了,我们就不用了“。

2020年初,腾讯自研业务上云,轮到了微信团队。

微信架构团队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云原生改造后所有架构都要做到多地三园区容灾,容器团队最好可以出一个报告,看看到底哪些模块可以做好,哪些做不好“。

多地三园区容灾的意思是,要在不同的地方搭建完全相同的系统,某一个地区出现重大故障后,可以无缝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下面,要有三个机房,三个机房的网络和电力要是独立的。这样三个机房中出现一个故障,就不会对整体业务有影响。

这个要求是合理的,是微信过去踩过的坑。2013年,因为光缆被挖断,微信曾经断网几个小时,自此之后,多地三园区容灾,是微信的基本架构容灾要求。

类似的,有的业务因为架构老,还有固定IP的要求。但云原生的特点就是无状态,不关心容器的IP。这曾一度让CSIG团队怀疑,业务是不想上云,变着法提一些过分的要求。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其实是帮助腾讯云发展出更强壮的肌肉,成为服务外部客户的新能力。

”我们的客户越来越专业,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这是好事“。

慢慢的业务也从最开始关注于稳定性问题,逐渐转变为了关注于服务是否跑饱和了。

打磨了内部这么多磨人的业务,腾讯云也更有信心去服务好更多的客户需求了。

在整个自研业务上云过程中,业务方是甲方,腾讯云是乙方,两者沟通上并不对等,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就非常重要。

”大家相互沟通几次,一起多解决一些问题,多做一些技术交流,一块多吃几次饭,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把内部业务当客户来服务,怎么蹂躏我们都行,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做好。“

逢山过山,遇水搭桥,没有什么捷径。性能不行了,就把性能提上来;成本不行了;就把成本降下来,服务能力不够;就把服务细节做到位。

云原生可以覆盖开发质量、业务交付周期、业务运营难度,也可以帮助每个技术人员成长,提升技术人员幸福感,这是云原生的好处,也是大势所趋。

不优秀的架构、生产环境的缺陷是业务发展的债务,产品和业务团队要知道,不能债务过多,负债而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偿还利息和债务。不然债务总有一天会反噬你。

每一个参与了自研上云的人,都可以总结出诸多上云的好处,它让腾讯云更强大了,让业务资源调度更从容了,技术人员视野更宽广了,公司技术交流更频繁了。

腾讯自研业务拥抱云原生,可以看作是腾讯这家公司”危机“文化的外显。

公司完成了既定战略,管理者降低了成本,拆掉了部门墙,新的技术平台让基层技术人员跟得上技术变革的潮流。

云计算的上半场是围绕云的集结、争夺、会战。而云计算的下半场,是自研上云,业务看不见云了,但云在脚下。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