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996?
最近,一位从腾讯去外企的程序员分享了自己对996的看法:
他说:
1.为什么要抵制996?
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996可以通过牺牲个人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回报,换来的收入投入到其他领域能得到更大收益。但在经济下滑的时候,996就变得又蠢又坏,不仅提前透支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还牺牲了生活,换来了再也无法完成的kpi和永远追不上的房价。
2.都是996,有什么区别?
大家理解的996每天工作时间是6-8小时,每周48-55小时;实际经历的996每天工作12-15小时,每周60-75小时。
两者的区别是:实际经历的996强度更大,工作密度更高;两者的共性是:占用了大量的私人时间,无法有效休息。
3.996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起初并不抵触,但后来发现996是因为部门不挣钱,产品没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小,内部流程混乱,要花成倍的精力拓展客户。996给自己带来了失眠、抑郁、烦躁和一个永远不得安宁的灵魂。每天工作15个小时,年入80万,却发现买房仍然是个奢求。
4,你怎么看待“996都是自己的选择,一点也不值得同情”这句话?
在高额房价面前,底层老百姓没有选择,真正的恶魔是人为限制了土地使用面积,进而推高了房价,而高利率把所有打工人当成了耗材、燃料和人质。一旦进入了打工人的游戏,就再也没有什么选择了,996都要熬下去。
总之,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拼,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
网友表示“很难不赞同”,现在年轻人就是干柴,用来填过去透支发展欠下的坑。
有人说,以前996是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现在不996就可能会被优化。
有人说,一天工作12小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目的就是买了个房。
有人说,不生孩子、不买房就是最好的回应,租房比买房性价比更高。
有人说内卷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压力,而经济压力基本都来自房子和医疗。
还有人说,最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源配置过于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也有人觉得如果增加工作时长能提升自己能力,那也可以。
有人说,996起码资本家给了钱,不像国企,又忙又穷。
楼主说得没错,如果说早期996能够帮助互联网人积累原始财富,那么如今的996则更多是公司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996的意义都大不如前。
奉劝各位还在996的人停下脚步想清楚,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996带给你的究竟是什么?穷尽一生心血买一套房,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牺牲健康换来的东西能否弥补自己失去的健康?
就算我们是棋盘上身不由己的棋子,也要想办法尽量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跳下棋盘,那就给自己选一条相对好走的路吧。
(完)
码农突围资料链接
1、卧槽!字节跳动《算法中文手册》火了,完整版 PDF 开放下载!
2、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与操作系统 PDF 下载
3、艾玛,终于来了!《LeetCode Java版题解》.PDF
4、Github 10K+,《LeetCode刷题C/C++版答案》出炉.PDF
欢迎添加鱼哥个人微信:smartfish2020,进粉丝群或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