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1048期)NASA的两颗卫星丢了 由Astra火箭发射;皇家加勒比集团计划在其游轮上提供Starlink互联网服务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
——爱因斯坦

开普勒通信公司为其下一代卫星选择了Tesat Spacecom卫星间光链路。开普勒周三宣布,Tesat星座激光通信终端ConLCT80将安装在开普勒第一批Aether卫星上。
开普勒正在建立一个低地球轨道(LEO)卫星通信网络,为空间资产提供互联网。该公司表示,其下一代卫星将为最终用户提供高达2.5 Gbps的按需数据通道。客户包括Spire Global和欧洲航天局(ESA)。
Tesat为四种不同的美国航天器提供光通信终端,主要支持空间开发署(SDA)的传输层和跟踪层以及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黑杰克计划。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在美国建造一座制造厂,以满足美国政府和商业客户的需求。
开普勒首席技术官 Wen Cheng Chong表示:“这是我们设计和开发第二代卫星和未来开普勒网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Tesat的卫星间光链路使我们距离“将互联网带到太空的使命”又近了一步;扩大了任务通信并确保可以随时实时接收数据。”
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球“土特产”,最近有了新的研究进展!
6月10日,记者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获悉,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中的氦原子进行探测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有大量氦-3气泡被捕获并保存在月壤中钛铁矿颗粒表面的玻璃层。这些氦-3或可通过机械破碎的方法在常温下提取,月球上原位开采氦-3资源将不再是梦。
这项研究工作以“Taking advantage of glass: Capturing and retaining of the helium gas on the moon”为题发表在《Materials Futures(材料未来)》期刊上,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学等组成的月壤物性研究及综合利用项目团队完成。此时,距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正式接收1.0013克月壤,仅过去了8个月时间。
来自月壤的全新研究成果,一举打破了人类对月球上氦-3富集机理的传统认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联合团队观测发现,月壤中钛铁矿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层非晶玻璃,在玻璃层中封存了大量直径5至25纳米的氦气泡,且大部分气泡都位于玻璃层与晶体的界面附近。
“这一奇特现象,很有可能是太阳风‘一手造就’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
“至此,氦-3资源在月球上的原位开采,真正迈向了现实!”科研人员表示。
据悉,根据月球上钛铁矿总量进行估算,以气泡形式储藏的氦-3总量或高达26万吨,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可以满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

6月10日,该公司分享了它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的一份文件,敦促监管机构批准SpaceX Starlink服务在海上船只上的使用。皇家加勒比的代表表示:“通过与SpaceX公司的合作,我们相信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游轮找到了真正的下一代解决方案,该方案符合我们增长计划中严格的技术和操作要求。”
皇家加勒比运营副总裁约翰·玛雅 (John Maya)给FCC写了一封信,要求该机构能“迅速”的批准这一许可。该公司表示:“我们相信,与SpaceX公司的合作将为其他邮轮运营商树立标准,并且这还意味着海上游客体验和商业运营方面的飞跃。”
约翰·玛雅在给FCC的信中写道:“我们今天写信恭敬地请求您迅速采取行动,并积极考虑SpaceX公司提交的未决申请,以及上面提到的申请。”
信中还强调了可靠的海上互联网覆盖的重要性。无论是货运、邮轮、商业还是个人船只,海洋船只运营的增加,以及技术行业向基于云软件解决方案的转变,意味着卫星互联网服务需求的增加。
6月13日消息,Astra的运载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43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站成功起飞,但在飞行约10分钟后发生故障。本次失败是由于火箭在其第二级发动机过早关闭后未能将美国宇航局的两颗天气跟踪卫星送入太空。由于故障,两颗卫星都丢失了。
此次发射是NASA将六颗TROPICS卫星送入太空任务的一部分--这些小型的、一英尺长的立方体卫星被用于帮助NASA更好地跟踪发展中的热带风暴。CubeSats是低成本的卫星,经常由学院和大学的研究人员建造。
“末级提前关闭,我们没有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Astra在Twitter上发表声明说。“我们已经与@NASA和有效载荷团队分享了我们的遗憾。” NASA科学部门的副主管Thomas Zurbuchen在Twitter上承认发射不成功,但仍然保持乐观,指出它仍然“为新的科学和发射能力提供了一个伟大的机会”。
目前还不清楚NASA是否或何时计划与Astra一起发射其余的TROPICS卫星,或者已经损失的两颗卫星是否会被取代。NASA没有立即回应The Verge的评论请求。
Astra在2月首次与NASA合作,将一组立方体卫星带入太空,标志着其首次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然而,在火箭发射后出现旋转失控后,Astra失去了有效载荷。
到目前为止,Astra在总共七次尝试中只有两次成功的轨道发射--该公司去年11月首次进入轨道,并在3月成功将客户的卫星部署到轨道上。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Astra的其他发射,从制导系统的问题到发动机故障等。
>End
>>>
太空与网络综合转载。来源:凤凰网科技,SpaceX爱好者,中国宁波网,卫星通信观察。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常务副社长:冉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