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具:7大主流通用的用户旅程(考虑分7篇?)

iamsujie

共 4246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1-21

作为需求采集/整理、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的常用工具之一,用户旅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找了个示意如图。

我们在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经常用,简单的说,横轴是用户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序过程,而纵轴包含了用户行为、情绪感受、通爽痒点识别、机会识别等等,可以灵活扩展。


更详细的内容网上一搜一大把,不再赘述。

这篇,我试着提炼7个主流的、通用的用户旅程,我把它们称为——发现、交易、启程、习惯、精通、纠错、传播

很显然,这个颗粒度还比较粗,如果你需要,可以针对某个旅程的具体步骤,再展开为更细致的旅程。

不管你的产品是2B还是2C,是免费还是付费,是软件还是硬件亦或服务……这些都是用户的必经之路。

本篇有点长(4k+字),建议先收藏再慢慢看,以及备查。



用户旅程1——发现:
接触了解/兴趣产生,从起心动念到惊鸿一瞥,从不知道到知道产品。

起心动念
需求产生,想到我需要一个“从未使用过的产品/品类”去解决“特定问题”,这时用户就有了动机去探索,而你的产品与用户心智中那个“特定问题”的匹配度,决定了用户在搜寻过程中会不会遇到你,遇到你时会不会视而不见,举个例子,“特定问题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是——提神、提神饮品、咖啡、冻干粉咖啡。
当然,用户也可能被动的看到产品信息,然后起心动念了,这时候就跳过了下一步,直接进入“惊鸿一瞥”。

众里寻他
这是一个“埋点”的过程,用户为了解决问题,可能去问朋友、问专家,也可能通过网络搜索,这里又分为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等等,你要确保目标用户探索搜寻的路上,有你的存在。
结合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做的是冻干粉咖啡,你也要考虑用户的“特定问题”是提神、提神饮品等等的时候,你是否需要埋点、如何埋点,而不是只让想到“冻干粉咖啡”的人发现你。

惊鸿一瞥
初次见面,通常是远观,而不是真的拿到实物把玩。你打算给用户的是什么视觉印象(视觉锤)、一句话印象(语言钉),甚至听觉、嗅觉的感知,决定了用户会不会进入下一个用户旅程——交易。
Logo、Slogan、海报图等等的价值,都会体现在这里。



用户旅程2——交易:
购买决策/交易漏斗,从后备选项到买定离手,是一个达成“愿意用”的过程。
注1:作为产品视角的交易漏斗,常见的逻辑是“访客、意向、二次互动、……、成交”,而这里是用户视角
注2:这里的购买/交易,不一定是花钱买,也可能是决定花时间用某个产品,甚至只是试用。

竞品清单
进入交易旅程的第一步,用户通常会列一个“备选清单”。把你和很多产品一起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大家只能吃掉属于自己的细分。你要考虑的是,你会被用户拿来和谁比,然后想清楚各自的优劣势。
用户自己在做竞品分析,理性的人会明确一些,他们心中有一个表格,列完了横轴的候选项,就开始考虑纵轴的“决策要素
当然,感性的人会模糊处理,比如看直播下单的场景,可以跳过若干环节,直接到“决定时刻

决策要素
交易前的决策要素,有很多个,甚至有很多模式,难以穷尽,要结合具体的场景来分析。
用一个相对理性的用户买车举例,有一个很长的、且非线性的决策链条,比如先确定车型是轿车还是SUV,如果轿车的话,是紧凑级还是B级、C级,然后可能是预算区间,国产还是进口?有品牌偏好么?几对互相矛盾的需求更注重什么——空间大 vs 好停车,操控性 vs 舒适度,油耗低 vs 性能高……有了候选的几个车型以后,再去试驾,考虑高中低具体的配置,多个4S店比价,综合保险、金融方案、赠品,最终才决定买什么、在哪儿买。

决定时刻
决策到后来,常常碰到好几个选项差不多,犹豫不决的情形,这时候就需要临门一脚,思考一下,你的产品怎么踢这一脚。
比如老公买车,最后可能就是老婆的一句话——还是XXX吧,车里没味儿对娃好。再如女生选好了一个包放购物车好多天没下单,这时候收到了一张定向、限时的优惠券。

下单体验
下决定之后,到交易完成这一段,其实可以更细致的扩展为分步骤的用户旅程。这时候如果某一步让用户不爽了、不顺畅了,他有可能直接回到上面的“众里寻他”,重新思考解决方案。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因为“不接受某种支付方式”、“需要先注册/下载XXX”,然后愤而离开。



用户旅程3——启程:
开箱体验/新手上路,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尽兴而归,是用户真正的“用起来”。

初次接触
第一次真切的亲密接触到产品。如果是实物,就要考虑物理的“开箱体验”,用料的材质、手感、重量,甚至气味等等。如果是数字化的,则可能要考虑下载、安装、打开、响应速度等等。

逐步引导
类似于注册、激活的过程,这时候,用户可能看、也可能不看你的“说明书”,但你不能没有,最好是融入用户把玩产品的过程中。比如组装好、插上电、开机、等待欢迎界面、初始化设置(用户经常会一直点“一步……都是你要考虑的。
这个过程本身不创造价值,他是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即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新手任务准备的。

新手任务
第一次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内容产品,让你先选几个感兴趣的主题,关注几个热门生产者。又如购物类产品,让你先花一块钱买个不值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交易流程、绑定扣款账户、收货时看看是否符合预期。再如游戏产品,“新手村”也是类似的作用。

尽兴而归
成功完成了新手任务,获得了价值,认可了产品,满意离开。这时候要考虑的是给用户留一个下次再来的理由。接上面的例子,比如通知类:你关注的up主又更新了、物流状态变化、你种的小花小草成熟了。



用户旅程4——习惯:
日常使用/习惯养成,经常性的来了、用了、获得价值了、走了。
注:当然,你的产品可能有好几个常见流程,那就可以做很多个习惯的用户旅程。

日常触发
什么情况下,用户会想到你的产品,这非常关键,用户不会毫无理由的拿起、打开你的产品,你需要帮用户找到理由。
这里给个扩展阅读,简言之:内部触发、条件触发、外部触发、粘性触发。
四种触发事件——《产品游戏化》读后1

主干流程
这是用户经常要做的操作,除了第一次容易上手以外,还要考虑专家型用户的操作效率,越用越熟练的设计,比如快捷键、个性化配置等等。
主流程的步骤展开,则又是一个次级的用户旅程。

好聚好散
这一步和启程里的“尽兴而归”类似,需要留钩子,给用户下一次回来的理由。你可以结合四种触发实践来思考这个事情。



用户旅程5——精通:
高级功能/参与建设,从太过熟悉导致的审美疲劳,到发现更多精彩。

倦怠产生
过了一段时间,用户可能会对某个日常任务过于熟悉,没了新鲜感,然后自然而言的降低了使用频率。这时候,你要适时的让用户发现新东西,这种新东西可能如游戏里的副本,但我更想说的,是帮助用户扩展角色。

进阶激励
小透明成了up主,老客户变身共建者,活跃玩家当上管理员。对用户来说,这是新的身份,新的挑战,往往有点“生产者”的感觉,用上了产品的高级功能,甚至参与了产品的供给过程。自然而言的,就会增加情感链接、归属感。
而对产品来说,这时候也丰富了自己服务的用户生态(角色),进化了。

参与过程
高级任务的流程,其实也会有简单的“发现、交易、启程、习惯”的过程,只是这类旅程的设计,要给用户更多的“荣誉感”、“自己人”这些东西,也就是说要有适当的“分别心”。

倦怠消除
通过参与新的事件,用户获得了新动力,继续留在产品里,一方面自己获得价值,另一方面也给产品创造价值。



用户旅程6——纠错:
售后服务/故障解决,从碰到异常问题到处理完成。

异常出现
日常使用产品的过程,总会碰到意外,用户通常会先尝试自己解决,这里展开又可以是一个次级旅程了。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就进入下一步——尝试求助。

尝试求助
如何找到求助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联系过程是否顺畅。出了问题联系不到厂家的产品可不在少数。
比如产品里找不到联系方式,用户开始搜百度或者微博/朋友圈求助——这时候就已经有小情绪了,顺道留点什么产品的负面评价很自然。又如只留了电话但用户觉得问题不大、不急,更希望通过网络留言联系,再如电话过去那个烦人的XX请按1、YY请按2……转人工又坐席忙。

故障处理
联系上以后的互动,是否能解决问题,进度反馈是否及时。常见的问题是,客服态度很好,就是解决不了问题,用户同样的话跟不同的人说好几遍,没有进度反馈需要客户自己去追问……都会让用户很不爽。
当然,这里会有个服务成本与用户满意度的权衡。

问题解决
问题的最终完结,到不一定是彻底解决问题,毕竟我们都知道产品功能的改变、bug的修复不可能有求必应。有时候产品不够、服务来凑,让用户情绪舒服了,逻辑认可了,也是一种解决。



用户旅程7——传播:
主动推荐/口碑营销,从自发推荐到被推荐人的惊鸿一瞥。

推荐触发
在什么情况下,用户会自发成为推荐者,你需要帮用户思考。你也可以把传播旅程当做一种习惯旅程,再去看看那四种触发方式。
比如幼教产品,用户不会分享你产品有多厉害,但会分享自己的娃有多厉害,你要顺着用户做。

互动流程
推荐者与被推荐者的互动过程,产品需要给推荐者赋能。这里会有很多情况,如果产品不在手边,用户会展示什么?展示的信息如何从推荐者手里转移到被推荐者手里?如果产品在手边,用户又会如何展示?被推荐者会如何尝试?如果想回头慢慢研究(交易旅程),被推荐者会怎么做?如何再次找到产品?
比如上述那个幼教App,让用户把娃很厉害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了,这其实就是一次主动推荐,但被推荐者看了以后,如果无法回流到产品里,这就是一个断点。

惊鸿一瞥
回到第一个旅程的第三步,你希望被推荐者第一次见到的是什么。这里稍有不同的是,因为有一个推荐人(特别是熟人的话),相对而言,多了一些信任基础,所以,你展示的信息里,“获取信任”这部分,相对没那么重要。

还有什么常见的用户旅程?欢迎补充。

PS:这篇尝试了一个诡异的标题,“考虑分7篇?”并不是忘了删,而是把我发这篇文的心理活动写进去了,反正咱也不是日更号,也不求流量啥的,就放在一起方便大家查阅了。是不是有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感觉?

_________
苏杰(iamsujie),产品创新顾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4本书的作者,前阿里8年产品经理,集团产品大学负责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如需产品经理/产品思维/产品创新相关领域的培训咨询服务,欢迎联系这个微信(i13758212411)。
浏览 9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