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十大关键词回顾企业服务领域的2021年

中智观察

共 6593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2-01-20

《中智观察》第1587篇推送

作者:雨涵

编辑:杨小天

头图来源:中国软件网


2021年企业服务领域经历着蜕变与创新,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迎来了星辰大海。


这一年行业政策持续利好,这一年企业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这一年技术革新不断突破……对于已经过去的2021年有着诸多的关键词,为此,中国软件网与行业专家、学者、厂商等在内的诸多行业参与者在进行深度探讨后,盘点出了十大关键词,也为2022年带来一些新的启迪与思考。


这十大关键词分别是:元宇宙、低代码、国资云、数据安全、SaaS、信创、产业互联网、数智化、碳中和、生态。


以下为具体内容:




‖元宇宙



2021年元宇宙已然成为全球风口,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形态。

一方面是元宇宙的火热催生相关产业的高歌猛涨,另一方面随着5G、大数据、AI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这一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Facebook宣布改名为Meta表明进军元宇宙的决心,微软、英伟达等动作频繁。国内方面,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网易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加码布局元宇宙。

整体来看,互联网大厂的元宇宙布局各有特点,在依托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突破。

阿里的XR实验室、“元境”游戏平台的推出;腾讯申请近百条元宇宙相关商标;字节跳动“买入”的Pico、代码乾坤、光舟半导体等与元宇宙布局相关的企业;网易从游戏方向切入,打造多款包括AI虚拟人在内的元宇宙概念产品的落地,甚至网易云音乐,也要打造音乐元宇宙。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切皆可元宇宙的当下,炒作也让元宇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卖课、虚拟地皮等层出不穷,警惕元宇宙虚拟资产的“通胀”也成为当务之急。挤掉泡沫、去伪存真、防范炒作之风成为元宇宙接下来面对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看,当前行业正处在元宇宙的萌芽阶段,无论是元宇宙来自技术实现的硬件条件、网络环境等尚未发展成熟,构建终极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发展和完善。


(百度“希壤”,主打元宇宙的APP)


低代码




“人人尽享低代码,人人皆是开发者”。

在应用开发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纯代码研发手段逐渐乏力的背景下,能大幅降低应用开发门槛并使软件开发更加便捷的低代码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达到28.5亿元。未来五年,中国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9.5%,2022年达到42.6亿元,2025年达到142.2亿元。

2021年的低代码赛道异彩纷呈,涌现出了葡萄城、伙伴云、致远互联、ClickPaaS、明道云等行业“佼佼者”。

作为企服领域的一大风口,2021年低代码领域的融资再创新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全年国内约有20起低代码/无代码领域融资事件出现。而在2018至2020年3年之中,该领域全部投融资事件也只有16起。

一方面是资本加持下的低代码风光无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巨头、创业型公司的纷纷入局,低代码赛道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为此,中国软件网认为,凸显差异化优势将成为接下来低代码厂商着重发展的目标之一低代码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行业差异化、商业模式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抢占先机。后续随着整个行业标准的相对明确,头部企业也会涌现出来并形成聚集效应。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低代码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在近几年才开始崭露头角,但低代码赛道仍然是一片蓝海,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2022年,随着低代码技术更广泛的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化路径从构建独立应用切换到搭建数字化平台上,充分发挥低代码技术的优势,加速企业数字化建设。


(图片源自:企鹅号)


国资云




国资云来了,对云计算厂商来说是利好还是竞争?

虽然目前最早出现的国资云可以追溯至2009年,但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国资云建设和发展的“大幕”。

2021年随着国家及各地政策的陆续出台,国资云迎来全面建设。目前,已有北京国资云、贵州国资云、深圳国资云、四川国资云、上海国资云等在内的14个地方国资云已经完成部署或正在建设部署中。

从目前国资云的发展现状看,其落地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国资云技术设施平台,包括IaaS、PaaS和SaaS,并实行自主运营和维护;第二种是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通过与云计算厂商合作为国有企业上云提供相应的服务。尤其是第二种形式,成为多数国资云当前选择的落地形式。

总体来看,在企业加速上云的趋势下,国资云的出现意义非凡。一方面,国资云肩负着国有企业上云甚至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另一方面,国资云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国有企业上云坚持私有云的技术路线,对未来国内的云计算市场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图片源自:上海证券报社)


‖数据安全




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到企业的声誉、经济和命运,更会涉及国家安全。

2021年被成为是数据安全元年。

这一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磅法规相继发布并实施,对数据安全的监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滴滴事件”极具代表性。2021年6月滴滴在美递交招股书,7月“滴滴出行”因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下架。随后,网信办等7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12月,滴滴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并转战港股。

除滴滴外,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也预示着数据安全审查大幕的开启。

与此同时,数据安全市场快速崛起。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大数据安全市场的规模达到69.7亿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百亿,长期潜在的空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除互联网需求迫切外,金融、医疗、汽车、能源等数据安全潜在市场巨大。数据已成为互联网企业最为重要生产资料。

如今,我国数据安全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期,未来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服务能力和产品能力也成为数据安全发展的关键。


(图片源自:计世网)


‖SaaS




SaaS年年有,每年各不同。

中国SaaS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根据海比研究院《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356亿元,其中SaaS市场规模37%。预计2022年将会增长至2397亿元,其中SaaS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866亿元。

随着企业上云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企业对于SaaS产品的需求较高,SaaS产品逐渐多样化、个性化,这也为SaaS厂商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同时,SaaS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细分领域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会逐步提高。

截至2021年末,整个SaaS厂商数量达到4500家,并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用友、广联达等老牌厂商依然优势显著;钉钉、云之家等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而明源云、金蝶等厂商凭借稳定的商业模式也在快速占领市场;励销云、销售易、蓝凌、聚通达、e签宝等一大批具有较高产品竞争力且已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厂商,也在不断创新中快速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数智化时代,过去云计算市场IaaS、PaaS和SaaS三者泾渭分明的情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数智化建设的需求,在新需求的驱动下,未来云计算市场将会走向融合,即SaaS与PaaS的融合,PaaS与IaaS的融合,以及SaaS、PaaS和IaaS融合。

在产业互联网发展带动下,2022年SaaS走入更多产业的核心业务,依托SaaS使得产业链上各企业间进行高效协作,提升各方效率并形成商业创新。


图片源自:云捷通信


信创




“信创”源头来自于政策,2019年国家提出发展信创产业,随后出台了包括“以政党为主‘2+8’开始全面升级自主化和可控化信息产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2020年国家一连颁布多项政策对信创产业发展提出相关规定。2021年是信创大范围落地的“元年”。

信创产业提出的核心为“国产化”,在信创领域中,不同的细分领域现阶段国产化率也存在一定差异。按照产品和服务形态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软件、硬件、实际应用和信息安全四大方向,而每个方向又分为不同的细分领域。

随着电子政务以及行业信创的持续推进,信创规模有望逐级放大。根据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信创市场规模将于2022年达到3052亿元,未来五年预计保持每年35%~40%的高增速。

整体来看,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为代表的八大重要行业将启动国产化替代项目并稳步推进。随着相关信创政策的发布及实施,自主可控市场空间向“8+2”的主要行业拓展,将导致国产化市场空间成倍数级释放。

2021年,金融、电信等重点行业信创已全面启动,党政信创有望正式从过去的行政办公拓展到电子政务信创建设,而电子政务信创市场也从这一年开始逐步启动,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在此背景下增量信创市场有望在三年内逐步落地。

信创积极向好“信号”的释放,也带动了一批信创企业的快速崛起。像麒麟软件、达梦数据库这类的基础软件厂商,用友、金蝶、帆软、数澜科技、融云等应用软件厂商在信创领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信创产品生态不断完善,从“能用”迈入“好用”阶段。IT产业底层核心产品国产化重要性逐步凸显,“振芯铸魂”掀起计算产业国产化大潮。

海比研究院《2021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到,未来信创生态发展趋势将以基础软件、安全、企业应用环节作为重点布局,尤其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环节。在技术方面,信创领域会重塑中国市场重应用轻技术的传统格局,转型进入技术驱动市场。


图片源自:上海市大数据股份


‖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而下半场就是产业互联网。

不同于消费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工程,关键点还在于对产业的深度改变。特别是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供求平衡的出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深度参与到行业当中,有节奏地实现对产业的深度变革,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互联网。

当下,产业互联网的建设是推进我国数字经济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动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各大平台凭借流量来获取盈利,流量红利的见顶推动互联网的生态体系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化。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从“人人互联”转向“万物互联”,从侧重生活、消费转向侧重生产、创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改善企业经营活动的精准性与敏捷性,并改善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质量。

更进一步,打造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释放现有场景的数据要素动能,实现产业间数据平台互联,实现消费与生产的协同数字化。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产业互联网中起关键性作用。

总体看,产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顺应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潮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各类服务,另一方面,不断地推动各类服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迭代升级。


图片源自:科杰科技



‖数智化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和深层次的价值。

数智化一词最早见于2015年北京大学“知本财团”课题组提出的思索引擎课题报告,最初的定义是数字智慧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

如今,在疫情的影响和催化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驱动的平台经济异军突起,由平台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数字化进程已经进入到数智化时代,市场对数智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打造数智生态体系,成为广泛的共识。

2022年,数智化转型的重点将在于对行业生态的培育。作为数智赋能的载体,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企业实现产业链创新,为数字化发展强化应用支撑,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图片源自:澎湃新闻

‖碳中和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和“绿色化”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

2021年初,“碳中和”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碳中和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此前发布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将数据中心列为与传统八大“两高”行业并列的第九类行业,提出严控其能效,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不超过1.3,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

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成为各行各业积极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缩影。2021年是新基建的关键之年,也是数据中心的破局之年。

在“双碳目标”的路上,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开始了“节能减排”。一方面围绕碳排量较大的数据中心进行布局实施,另一方面也开始利用ICT进行赋能。

以京东云为例,京东第一个自建的江苏宿迁数据中心通过精细化运营,目前PUE已经低于1.3。2021年新建的廊坊数据中心,则大规模采用液冷、热回收等技术,全年PUE可低至1.1,已经达到上述行动计划所提出的目标水平以下。

阿里方面,在《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中提出了三大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腾讯则围绕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和城市智慧交通进行相关赋能。2021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0碳排放。

此外,百度、联想、滴滴等企业也在积极行动,整个科技圈呈现出全民皆要碳中和的景象。

正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1年数字碳中和白皮书》指出,ICT推动我国经济部门深度减排的力度在逐步加强,数字赋能碳减排的潜力巨大,数字化正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未来,各行业将以高质量低碳为核心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碳”索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点亮数字未来,共创绿色低碳智慧新业态。


图片源自:网易号回收商网


生态




2021年的企业服务市场上,行业生态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SaaS为例,2021年11月,在“2021腾讯千帆战略发布会”上,腾讯公布了千帆生态计划实施18个月以来的建设成果。继玉符账号连接器、鹊桥数据连接器、神笔应用连接器之后,腾讯发布了场景连接器,继续扩大企业应用连接器矩阵,助力各行各业快速构建和连接SaaS应用。

阿里云在2019年表明“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的策略,倡导”被集成“。钉钉方面也强调生态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要用生态服务好客户。

华为云虽然入局较晚,但也在2021年推出了SaaS星光计划,提供拓展市场空间、品牌联合、联合创新、技术支持四大权益。

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从SaaS厂商对加入生态联盟的态度来看,有82%的SaaS厂商选择加入生态联盟,仅有18%的SaaS厂商未加入SaaS生态联盟,可见厂商加入意愿高。从SaaS厂商对生态联盟的偏好来看,阿里云SaaS加速器是SaaS厂商最优选的对象,占比达30%,其次是华为云和钉钉。

钉钉总裁叶军在接受中国软件网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不能形成一种高密度连接网的话,那对于toB行业的发展会非常缓慢,尤其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当行业和规模差异显著时,就必须要依赖生态的建设。”

目前,企业服务生态的优势在于百花齐放,领域覆盖面全,但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层面还需进一步探究。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应该有意识的深耕专长领域。一方面避免消耗式竞争;另一方面,厂商服务的专精程度是真正的护城河,更是客户续费的大前提。

毋庸置疑,企业服务生态的价值在于能够让不同的企服类企业有契机的联盟起来,形成自主的小生态,在更全面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的过程中,也能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推动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变革。

由此看来,生态这个关键词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是热点主题。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