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2021 年终总结

CoderPark

共 314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1-13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过去了。年龄越大,感觉时间的流逝速度会越快。因为过去的一年占整个生命长度的比例越来越小,又过了人生的 1/30 和 1/10 感受完全不一样。

微博上 tk 教主说:今天是 2021 年的最后一天。但如果按照中国的农历,新年还有一个月才会到来——我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最后一天,每一天都可以是一个新的地球公转周期的开始,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今天开始。

虽然如此,但每年的年终总结仪式,还是要固定下来。

工作

工作上没多少亮点,按部就班,不多说。需要反思的是,有时一些低级错误导致排查问题浪费很多时间,做事的节奏被带慢很多。这一点,新的一年要注意。

另外,完成比完美重要。一件事下来,要先集中精力完成它的大部分核心工作,之后的边角任务再向前推进。

技术分享

跟着曹大的脚步,争取多做分享。在公司内、Go 夜读的知识星球上、掘金上做过好几次技术分享。有时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还能有一些幽默的表达,时间感也更有掌握了。

以前经常一讲 2 个小时就过去了,对于主讲人和听众其实都不是一个好的体验。现在能控制讲述在 40 分钟左右,再留些提问时间,节奏上整体感觉更舒服了。

今年曹大全职开班授课,在训练营里学到不少 Go 本身的知识,也顺便一窥曹大是如何学习的。每次课本身也可以作为一次如何做技术分享的示范,假想如果是自己来讲这个主题会如何讲。

Go 语言源码相关的文章写得多了,会觉得没太大意思。工作中用处其实不会太大,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之后,再多的细节,除了面试的时候回答一些面试官的无聊问题,真正在查问题的时候不会有更多帮助。

于是就想开个新坑,讲讲如何做系统设计。毕竟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场景需要我们做出可以 work 的设计,并且在比较高阶的工程师面试中也比较喜欢问。不过,写了几篇后,阅读量不高,也没接着写下去了。

生活

今年入手了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对于提升工作、生活效率有很大帮助。而且这些也真的是能提升幸福感的物件,推荐给大家。

m1 pro

苹果今年最新的 mac 电脑,用的 m1 max 芯片。新 mac 工作起来再也没有碰到以前那种风扇狂转的时候了,虽然整体更厚重,但确实担得起 pro 的名字了。

触控板

鼠标用久了,换用触控板确实能缓解一下手的疲劳。今年又买了一块,公司和家里各放一块,一致的体验很重要。

得到键盘

得到和 lofree 合作的这款非常小巧的键盘,颜值和手感都非常好。价格也不贵,买来放在家里用。

得到 mini 阅读器

之前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得到阅读器,怎么又再买了一个呢?使用场景不一样:大号的阅读器可以躺在床上看,mini 阅读器适合挤地铁、排队的时候用。并且,mini 阅读器就像手机一样,不会太引人关注。想想如果在食堂排队时,拿着一个 kindle 看书,那得是多装逼。

还有一个好处是,得到现有的 4 款阅读器、手机 APP、网页版、ipad 端可以同时登录使用。相当于一个账号可以多人同时用,不介意的同学甚至可以用来拼团。

airpods pro

我住得离公司近,每天骑车十来分钟,路上用它听了很多东西。最喜欢的是《顾衡好书榜》,完整听完了一遍后,再来二刷。常听的还有一些不错的播客节目,例如《随机波动》、《捕蛇者说》,中间还有幸和曹大录过一期《Go 夜聊》,也是不错的经历。

保险

很早就说要配置保险,但迟迟不能动起来。今年先在得到上看了一本《1 小时搞定全家保险》的书后,趁热打铁,把必要的保险给配上了。嘿,加起班来也更安心了。

《两京十五日》

马亲王的这本和《长安十二时辰》一样,非常好看。国庆有一天,看到了凌晨 3 点。

《数字时代的效率手册》

这是一本少数派出的电子书,聊到了工作效率、年度计划、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写作、高效工作等话题,每一个对自己工作效率有要求的的人都应该看看。

看完确实能改变自己的一些日常做法。我的工作流算是固定下来了:用一个思维导图来安排每周的计划,实际在工作的时候,会随时把进展记录到这里,写周报和年终总结的时候用。具体在做某项工作的时候,再用 things 理清详细的步骤。

《凤凰架构》

这本书也非常好看。微服务场景下,我们不再追求服务永远稳定,而是接受服务总是会出错的现实。基于此,我们设计各种容灾手段,将一系列“不可靠”的服务组成可靠的系统。

最喜欢的 3 个工具

前面提到了今年购置的硬件,软件工具也有很多喜欢的,这里列出三个最喜欢的软件工具。

Roam Research

这是我迄今为止买的最贵的一个软件,特地去办了信用卡,5 年 500 刀。虽然贵,但是也确实非常好用,我每天都在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笔记软件不满意,一定要试试它,至少可以免费用完一个月的试用期。

想要用好它,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比如我就先学了一个叫 “Roam for Results” 的课程,也看了很多教程。今年,国内出版了一本《卡片笔记写作法》,也是第一时间看完。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敢说我现在就用好 Roam Research 了。

不过,今年做的几次技术分享,这个软件的帮助很大。我会先确认好主题,接着在我之前的笔记里找相关的案例和资料。如果我之前做的笔记很详细,上下文都非常完备,我可以直接把它拖到新的主题里。神奇的是,这里的拖动就像编程里的指针一样,只是原来笔记的一个“引用”,一处修改,处处修改。而且,不光这次分享可以用,下次其他主题的分享,我还是可以拿过去当素材。

比如,这个是我在某次技术分享时列的提纲,其中压测一节我举了个例子。它其实就是一个影子,真正的出处是在某次上曹大训练营的课程时,我做的一条笔记。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在听曹大讲《成为 Go 性能专家》时做的笔记。这种大纲式的笔记好处是可以自上而下地记,笔记的上下文都在:当时为什么要记这条笔记,以及它的场景都很清晰。如果我忘记了,我可以迅速借助这些信息回忆起来。

Roam 里的每一条笔记都是一个 Block,这些 Block 可以自由组合,变化无穷。假设你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别记录了几次笔记,对应在印象笔记里面,就是新建了好几个笔记。每个笔记内部,有很多内容。这在 Roam Research 里面体现出来的就是很多个 Block,或者叫 Bullet;对比在印象笔记里面,就是一个大的页面,所有的内容都混杂在里面,一团浆糊。

Roam Research 的好处是,一个笔记(或者叫一个页面)内部的这些 Block 可以到处使用,就像王树义老师的这篇文章里画出的一张图一样:

3 个场景下做的不同 Block,可以相互组合使用,非常奇妙。

这里就不再过多的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尝试一下。

坚果云

用于同步不同电脑间的文件,非常方便。今年电脑突然坏了一次,但是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要么文档是在线的,要么文件是放在坚果云备份的文件夹里,随时可以同步。

Hook

Hook 其实是文件级的双链笔记软件,不过我用的最多的还是它的全系统文件定位。什么意思呢?在我 mac 里的每一个文件,都可以生成一个链接,我把这个链接放到笔记里,下次直接点链接,可以直达文件。即使中间你把文件移了位置,只要还在这个 mac 上,还是可以直达。当我在记笔记时,如果需要关联一份文档,就可以直接甩一个 markdown 格式的链接过来,简单不要太帅。

后记

啰哩啰嗦地讲了很多,回顾过去是为了未来走得更好。每个人都应该来一次总结,也希望本文里提到的一些方法、书籍、软件对你有帮助。

浏览 4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