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银行”搞了个物联网溯源项目.......

物联网智库

共 359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10-03

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近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推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环保、智慧文旅、智能家居、智慧健康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为金融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数字化方案和数据输入,在这些行业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金融业也借助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将与行业物联网应用实现“双轮驱动”,做大物联网金融生态。



近日,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正式发布《关于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完成测试的公告》,宣布首批三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已完成测试,即中国版“监管沙盒”首批项目“出盒”,标志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成对创新监管工具的全流程闭环测试,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落地实施初见成效。


笔者注意到,工商银行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在首批完成测试的项目中,在笔者看来,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行业对物联网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于物联网在金融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宇宙第一行”的物联网项目


本次通过测试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主要有哪些特点?根据工商银行提交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该项目主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产品的生产制造、质检、库存、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特征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并接入工商银行物联网服务平台及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产品全链条质量管控与信息透明。

 

从工商银行公开公布项目信息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主要是通过与企业达成合作,建设生产规范、质量保证、品质分级、产品可全程追溯、资金可全程监控的产品产业链,并借助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台,为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实现其产品和融e购资源的有机结合。


由于工商银行拥有6亿个人客户的服务网络,所以可以为客户实现不同品质等级产品的直通式、精准式营销。同时,工商银行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供应链贷款、支付结算、费用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而在建立产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追溯中,工商银行在不同模块中都采用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来实现,具体包括:

 

(1)产量的精准锁定。利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通过图像解析和数据分析算法,实现生产环境监测,分析计算出产量、制作产品的数量并给予数据支撑。产量精准锁定,对进行溯源非常有必要,大量产品尤其是优质农产品产能有限,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大量仿冒品,产量锁定可以实现初步预警。

 

(2)防伪溯源机制。建立防伪及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体系,为每个产品粘贴特定标识,建立唯一“电子身份证”,把产品的生产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号等信息与特定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在防伪溯源管理系统中。在售后防伪环节,消费者利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查询产品的真伪,以提高服务体验。同时通过与消费者线上交互,达到移动营销的效果,实现O2O电子商务交易。

 

(3)生产企业的全链条质量控制。平台公司使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的监督管理,对个人-生产企业-仓储管理-物流运输-销售商全链条进行管理监督。

 

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提出,该项目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提供物品溯源认证服务,将传统的支付、融资等银行金融服务与企业上下游、商品产销全链条结合起来,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融合到商品产销场景中,方便企业及个人客户自主选用,提供随时、随身、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圈。

 

通过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的意义


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是人民银行落实《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按照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充足发展空间的设计思路,研究设计的刚柔并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创新发展环境,让金融管理部门更了解机构新的业务模式,也让机构更了解监管框架和监管要求。

 

2019年12月,在人民银行支持指导下,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后,人民银行陆续在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等其他8个地区开展试点。2021年4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开始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

 

本次完成测试的3个创新应用均已上线运行超过6个月。测试评价主要从创新价值、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业务连续性保障、合法合规、交易安全、数据安全、风险防控(风控措施、补偿措施、应急处置、退出机制)等方面,通过自测自评、审计、专家论证、结果确认等流程,全面评估是否严格履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相关承诺、是否惠民利企、是否满足监管要求、是否商业可持续。在运行过程中,测试机构按照国家或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制度、政策文件或标准规范等管理细则,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应用,严格履行声明书相关承诺。通过全面测试,创新应用的创新价值进一步提升,技术安全性持续增强,业务连续性、交易安全和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从物联网从业者角度来看,“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实现并不难,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多年前均有多种现成或成熟的选择。但是,金融业对于风险防控要求非常高,作为借助物联网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将风控提升到一定高度,大范围推广商用前需要做好风险评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申报中,监管部门就要求在技术安全、风险补偿、退出机制、应急预案等方面有详细的方案,本次测试通过,也意味着该项目风控要求通过了监管部门评估。

 

笔者曾调研过工商银行从事物联网相关研究人员,该行已经在普洱茶、虫草等领域实现了小范围商用。作为“宇宙第一行”,工行银行在物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无疑能够形成明显的示范效应。而率先通过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对其大规模推动商用创造条件。

 

物联网在金融业应用加速


在全国开展的119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中,基于物联网的金融科技创新占据一定比例。以北京为例,除了工商银行提交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外,建设银行的“5G+智慧银行”进入第二批试点,民生银行提交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进入了第三批试点,而其他多个供应链金融试点项目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物联网技术。



在国家对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加快采用技术手段实现创新金融产品。物联网具备与实体经济原生深度融合的特点,本身就是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提供技术手段,因此可以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中可以看到,基于物联网的相关项目均是深入到产业链、供应链中,实现金融机构对产业链、供应链深入理解和降低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也加快了物联网研发和技术储备,大型金融机构均自建了物联网平台。在2021年报披露的材料中,工商银行提出其是金融同业首家自主研发物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银行,实现人、物、场互联互通,为投后管理、业务运营、融资抵质押品监控等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丰富生态场景;建设银行提出持续推进物联专网建设,物联平台接入物联终端超百万,支持数字化经营埋点采集、5G 智能银行、智慧安防、运营配送、建行裕农通等26个物联应用;平安银行提出该行自研的“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物联网设备超230万台,创新应用场景20项,服务超1万家企业客户,支持融资超1100亿元。

 

近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推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环保、智慧文旅、智能家居、智慧健康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为金融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数字化方案和数据输入,在这些行业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金融业也借助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将与行业物联网应用实现“双轮驱动”,做大物联网金融生态。


“2021 中国AIoT产业年会”重磅来袭!

12月9日 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往期精选

又三家!遭国安法调查,与滴滴

同为6月赴美上市公司……

史无前例?滴滴遭国安法调查,

新用户停止注册!官方回应……

上汽不接受华为自动驾驶,OPPO

曾冷嘲鸿蒙,为什么华为……

“吊打鸿蒙”or“黯然失色”?一款硬件

都没有的苹果开发者大会……

我在“别人家的学校”,看到了

智慧食堂的未来……

598亿总规划的济南泉芯也烂尾了,

“烂芯”操盘者曹山的回应能安人心吗?

浏览 3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