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绩效度量体系设计的5个原则3类指标8种算法 | IDCF
来源:Agilean 原文发布:GitChat 作者:吴穹
第一节将介绍这个框架的设计原则,便于读者未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这个度量框架进行定制和调整; 第二节将介绍框架中涉及的三种指标类型; 第三节将详细介绍这个研发绩效度量框架的具体指标和算法。
一、研发绩效度量体系设计五原则
二、三种绩效指标类型
三、参考绩效指标体系
响应力,反映研发组织响应市场要求的能力,包括需求耗费时长,时长分布图K值两个指标; 质量,反映研发组织交付质量,包括生产缺陷需求比,测试缺陷需求比两个指标; 可用度,反映研发组织管理的系统或服务的稳定性,包括系统可用度或服务可用度指标; 效能,反映研发组织的交付效率,包括需求吞吐率,流动效率两个指标。










让研发人员产生规模冲动,想办法(如把需求文档复杂化)来增加估算点数; 催生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之间的不信任,进而产生讨价还价、合同谈判等浪费,这违反了无害性原则。



建议用小时而不是人天为单位,因为研发人员时间都非常碎片化,使用小时可以促进他们更准确地估算; 统计时间,而不是工时,比如3个人花了2个小时澄清需求,只是将2个小时而不是6个小时计入需求增值时长。

四、总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