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即计算~一种新科学:斯蒂芬·沃尔夫勒姆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1年02月05日
正文共 :8987字
来源 :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他是Mathematica软件的发明者和首席设计师,被广泛地认为是当今科学和计算技术中最重要的革新者之一。


WolframAlpha是开发计算数学应用软件的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开发出的新一代的搜索引擎,能根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的网站,于 2009年5月15日晚7点(美国中部当地时间,北京时间5月16日上午8点)提前上线,用户在搜索框键入需要查询的问题后,该搜索引擎将直接向用户返回答案,而不是返回一大堆网页链接。

从直接了当的数学问题(对 x^2 sin^3x dx积分),到简单的逻辑问题(哪些书的名字里有“蓝”这个词),到物理和化学问题(ATP的电子式是什么,描述三维盒子中的自由粒子需要哪些变量和方程),甚至更一般性的知识问题(卡西尼探测器上携带了多少核燃料,林白单人飞越大西洋的起点和终点,1969年8月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它都可以回答。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自然语言提出,无需懂计算机语言——当然像Siri一样接受调戏的能力也是有的(其实它比Siri早得多,甚至Siri应用了它的技术)。数学家格里高利·蔡廷(Gregory Chaitin)说,这是“第一个真正实用的人工智能”。











如此简单的程序能生成如此复杂的行为,这意味着什么?沃尔夫勒姆认为,这正是我们宇宙的本质;我们的世界就是计算,就是一套简单的规则生成的复杂现象。他关于细胞自动机的研究获得了超过一万次引用;而他本人则在离开高等研究院、在伊利诺伊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在那里,他们指望我来筹钱,做研究的反而是别人”)之后,彻底离开了大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立它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以最大的自由来推广自己的软件和自己的观点。为了保持掌控力,他甚至拒绝了好几次上市机会。其结果,就是Mathematica和WolframAlpha,还有一本名为《一种新科学》的奇书。在这本引发巨大争议的书里,沃尔夫勒姆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世界观:自然界的本质是计算,但计算的本质必须用实验探索。过去的研究者要么使用纯数学去研究计算,要么把计算看成工程的工具。但沃尔夫勒姆认为,我们需要从经验出发、为了计算本身而探究计算,这是一种新的路线,书名也因此而来。最近两年里,沃尔夫勒姆又启动了一项更大的计划:Wolfram Language。其实它25年来一直是Mathematica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但现在它独立了出来,希望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率的编程语言”。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时,沃尔夫勒姆来华访问,宣传他的思想与产品;新年第一天早晨,沃尔夫勒姆接受了果壳网科学人的专访,在访谈里他讲述了自己对宇宙本质、自由意志、人工智能和软件开源等许多问题的看法。





沃尔夫勒姆:我认识他,我无法评判他的具体研究内容,但对于他的大致方向——理解人类的智能——我的看法是:这既是错误的路线,又是唯一可行的路线。一方面,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创造智能系统,那么这条路线与之无关,正如研究鸟类如何飞行与制造飞机无关一样。特别是在所谓“通用推理AI”上,人们曾经说它才是能够回答问题的系统,但沿这条路线没有人成功;而我们的WolframAlpha却成功地回答了许多问题。我们如何做到的?通用推理AI,所做的是推理。面对物理问题,从一个事实推理出下一个事实,就像中世纪的哲学家那样。而我们做的,则是计算。面对物理问题,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弊”了:使用我们文明积累下来的全部科学和数学确立一个方程,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方式和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但效率要高很多。大部分眼下的智能系统都是这样。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真正的“终极”智能呢?我们现在的计算能力,和大脑比起来都可以说相当不错了,但是如果要为这些计算设定一个目的,必须有人类的参与。我们的系统可以想算什么就算什么,但没有人为它指明目标,它什么也做不了。世界上没有所谓“纯粹”的智能,它必须和人类目标紧密相连。侯世达的路线对解决任何具体的智能问题都没有什么帮助,但对理解我们的目的却至关重要。科学人:为什么人类有目的,机器就没有呢?你觉得区别在哪里呢?沃尔夫勒姆:这是个好问题。水有向下流的“目的”,你可以为物理世界赋予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所谓的目的其实有两种,一种是遵循物理机制自然会产生的结果,另一种则是努力要去实现的目标。自然界的计算能力完全可以和人脑像匹敌,但自然界的目的全都是前者,而如果我们希望得到类人智能,必须要有类人的目的。比如湍流,或者木星大气表面的漩涡,它在做各种各样繁复的计算,恐怕比我们的大脑更加复杂——至少是运算量更大,但它看起来并未获得我们所说的智能,因为我们唯一知道的智能,就是人类智能。

沃尔夫勒姆:不相信,至少不是人们通常说的那种奇点。许多人说奇点的时候,想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类永生。这迟早是能实现的,也许部分技术来自生物学,部分技术来自数字世界。这时看起来也许就像是抵达了奇点一样——人类和智能有了无限的时间去发现新事物。但是每年新发现的东西就会因此而指数爆炸直到无限吗?我不这么认为。也许我有偏见吧,人类智能是个连续谱,而我很幸运,我自己位于这个谱的上面那一端;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智力并没有质的区别。就算你的智商有200甚至1000,恐怕也不会让你懂得一些别人不可能懂的东西。能不能把更多的知识整合起来?当然可以。假如说我们现在大脑每秒接收100兆的信息,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一个智能系统每秒可以接收并处理上千兆的信息;但我不认为这谈得上是“更高的智能”。


沃尔夫勒姆:“人工智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和AI打交道的这些年里,它从让人激动的概念,变成了“毫无希望”的领域,现在它又东山再起,流行起来了。四十多年前,我就想做一个像WolframAlpha这样的东西。当时,我觉得要做一个这样的工具,必须先制造出通用AI,这很困难,所以我没有沿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但后来,由于我所做的研究,我意识到其实不需要通用AI,也能提供计算性知识。这就是我发明WolframAlpha的原因。我们想制造出“聪明”的系统,而现在我们有了Wolfram语言作为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能实现智能系统的目标。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工具的制造者,而拿这些工具做什么呢?把我们这个文明的一切知识汇聚起来,形成框架,让新的知识能够自动在它的基础上生产出来。WolframAlpha和Wolfram语言都是在帮助人思考,但和其他帮助人思考的工具不同,我们所做的是让知识变成可以用来计算的东西。科学人:Wolfram语言未来会向免费和开源方向发展吗?沃尔夫勒姆:开源在有些事情上是好的,另一些则不是。一般来说,当一个项目需要领导、需要整体设计的时候,开源是很难实现的;而我们过去二十年来做的正是这样的项目——创造从未有过的东西。另一个因素是,这种语言用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其中有些知识属于我们,另一些知识则来自别人,我们不能就这么简单地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的确,WolframAlpha是免费服务,我们提供这项服务本身是不赚一分钱的。这没问题,但光靠它自己无法长久维持,所以我们在它的基础上提供很多别的服务,并从中营利。我的信念是,建立一个经济-生态系统的最好办法,就是让那些从中获得价值的人们也为之付费。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很多所谓的开源解决方案,其实是陷阱。最著名的陷阱就是安卓:系统本身是免费的,但你要支付专利费。还有些别的例子,东西本身是免费的,但你自己没法建立这个系统,你得求助专业人士,最后还是得付钱让他们在云端托管。所以我们做的,其实是在经济问题上坦诚相见:人们可以使用Wolfram语言在线版免费地学习和试用,但当创业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始盈利的时候,就要为此付钱。其实这个模式和常见的模式差别也不是那么的大,但如果他们选择了开源的方案,那么就说不准什么时候要付专利费或者云端托管费。我们所做的只是让事情简单化,让人们预先清楚会发生什么。科学人:你觉得你的产品受到了硬件计算能力的限制吗?沃尔夫勒姆:不怎么觉得。我面临的挑战是在软件上找到巧妙的方法,我不觉得底层的硬件是什么限制——当然多年前我刚开始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肯定是受限制的。其实真正的制约因素是,从一个想法到可运行的软件诞生,这个过程要花多长时间。软件本身运行所花的时间很少成为瓶颈。我们确实有很多极端的例子:比如眼下像机器学习这样的程序,要运行很多个CPU年才能得到结果,如果能快一些固然很好。再比如,为了提供一个用户界面能让人类感到使用自如,硬件至少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在一部分移动设备上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这都是相对次要的问题。当然还有别的因素,比如现在中国网络连接的不确定性———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硬件问题吧,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所以关键还是,我们人类能否做出好的软件。


— THE END —

☞欧拉公式——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方舟子: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用☞为什么美国学生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却能做出很牛逼的东西?☞【物理方程】物理学中最难的方程之一,你知道多少?☞第一代程序员王小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