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的裁员文读后感(完结)

猫行天下

共 133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16-08-19

近日被36氪的 【特稿】裁员!裁员!创业者们的2016“寒冬大逃杀” 刷屏了。

1,别被误导了,认为现在所有企业,所有部分都在裁员

真正在裁员的,都是曾经无比光鲜的企业融到巨资之后,想借用资本的力量攻城略地,却不料寒流来得比预计的快且猛。还未找到造血之术,不得不忍痛割肉。

他们大部分进入门槛低,没有核心护城河(技术门槛,用户门槛)便想让资本成为自己的门槛。然而忘了,资本的目的是追逐利润,一旦它发现无法追逐到,下一步,就是保证本金,而不是陪你度过难关。

同时,媒体不等于整个创业市场,媒体需要有耸人听闻的标题,需要有悬念有冲突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媒体并不负责告诉你这个世界平淡的事实,它需要的是眼球和关注。而不少人,把这些片面夸大的内容,当成了普世的事实。

这个世界其实大部分还是平淡的,一步一步在发展的,没有那么跌宕起伏。

关于创业的本质,一直也没有变过。

2,要活得好,要靠自己,而不是资本,或者媒体

曾经有段时间,创业的逻辑变了味道:一个想法+资本的追逐+媒体的报导,仿佛就能够让人登上人生巅峰。融资的金额变成了成败的标准,媒体的曝光度被误读为市场的反应度。创业变成了B2VC, 或者 B2Media。

现在,不过是这样错误的逻辑慢慢退散,创业回归到正确的路径上了而已。

无他,不要错误地紧张。

作为创业者,我们的使命,是实现价值,而价值会带来盈利。

不要说大家都喜欢我的产品,就是不愿意花钱。

不愿意花钱,不过是你没满足刚需,而且你很容易被替代。是你的问题,不是用户的问题。

然而很多时候,创业者们会被一个庞大帝国的想象冲昏头脑,认为自己君临天下指日可待,而忘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治大国如烹小鲜,创业也莫不如是。

如果一开始没有想清楚,自己要怎么赚钱,一路上没有去摸索,自己该怎么赚钱。没有谁应该为你最后的失败买单;

而另外一个方面,现金流的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每一笔支出的性价比如何,如何去调整能够使得企业不浪费一分钱,把钱都用在刀刃上,这很关键。

去年看到一篇创业失败后总结的文章,一年为了做个APP都花了快百万,而实际上商业模式都没得到验证。最后败于现金流断裂。

多少个类似的例子,拿到钱,搬到豪华办公室,各类福利补贴不断,似乎拿到融资就成为了人生赢家。
然后,为了能够继续得到资本的关注,开始只关注资本关注的用户指标,下载量,注册量,日活,留存等等。

每个人都在想,我现在在做的是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有价格的事情

却没想过,你的价值是否能经得起价格的考验,你的价值是否不可被替代,值得用户来付钱。

钱是选票,有人投才是有价值。

3. 创业者和媒体以及资本的关系,如同谈对象,合适最重要

要钱,要情还是要爱,一开始就谈清楚。
这样不会指望要钱的人来谈情,也不会错和要爱的人谈钱。

另外一点很像的,是往往你追逐对方的时候,对方可能并不鸟你。

而当你忙到没有时间去追逐的时候,却发现你成了被追逐的那一个。

4.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你需要的是调整好呼吸,迈出脚下这一步

而别人的故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太往心里去,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巨额融资?独角兽?资本寒冬?创业遇冷?

都不如我的用户告诉我,他会把我推荐给他的朋友重要。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